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产现状分析
2021-06-07 537 中国纸网
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2020年7月17日,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信部、住建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和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污染治理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落实力度。 《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是继2020年1月16日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之后,部委针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再度发文。 通知指出,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污染治理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落实力度。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狠抓重点领域推进落实! (1)加强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 (2)加强对零售餐饮等领域禁限塑的监督管理。各地商务等部门要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结合当地政府工作安排,加强对商品零售场所、外卖服务、各类展会活动等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的监督管理。 (3)推进农膜治理。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协作,组织开展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将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违规用于农田覆盖的包装类塑料薄膜等纳入农资打假行动。 (4)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与处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结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推动将分拣成本高、不宜资源化利用的低值塑料废弃物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能源化利用,减少塑料垃圾的填埋量。 (5)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时完成已排查出的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任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开展农田残留地膜清理整治。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要牵头组织开展清洁海滩等行动。 通知发出后,再次受到市场关注。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理塑料带来的资源浪费该如何应对?禁塑令是否会带动国内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全面爆发,甚至取代传统塑料?可降解塑料的供需结构将如何变化? 可降解塑料占比不足1%,全面替代不可行! 我们考察欧美日韩等各个国家治理因为过度和不规范使用造成的塑料污染的先进经验来看,一方面通过出台法规禁止部分场合的塑料使用或者通过征收税额限制塑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增加垃圾的回收与集中焚烧处理。美国焚烧废塑料回收能源由80年代的3%增至18%;填埋从96%下降到37%;欧盟直接填埋比例从2006年的48%下降至2018年的18.5%。日本塑料回收率接近60%。信达证券指出,可降解塑料在性能上全面替代普通塑料不具备可行性,因为可降解塑料在普通自然环境中不一定降解且成本较高。而从规模上来看,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18年,全球塑料产量已经达到3.6亿吨。自2010年以来,塑料产量保持在年均复合增速4.1%,其中中国年产1亿吨塑料,占全球产量的30%,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整个亚洲的产量超过全球的50%。 从塑料的材料而言,传统的塑料主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和聚酯(PET)几类,不同塑料材料由于物理性能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从下游需求来看,塑料的下游主要有包装、建筑、汽车制造、电器和农业等,其中,包装为塑料最大的需求来源。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欧洲塑料需求中,包装行业占比为40%。 从规模上来看,可降解塑料无论是从当前需求还是产能规模,都与普通塑料差距巨大。根据IHS的测算,2018年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量仅为36万吨,在整体塑料产量占比不足1%,且普通塑料在包装以外的很多应用场合并非一次性使用,因此可降解塑料的全面替换显然不具备条件。 国外经验借鉴:回收与限塑双管齐下! 我们考察欧美日韩等各个国家治理因为过度和不规范使用造成的塑料污染的先进经验来看,一方面通过出台法规禁止部分场合的塑料使用或者通过征收税额限制塑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增加垃圾的回收与集中焚烧处理。从此次九部委通知来看,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也是其中两条重要的内容! 美国 根据研究专家M.Garside统计,2018年,美国每人每天要用掉5个塑料袋,整个美国一年的生活塑料袋数量就用掉超过5800亿个,2018年美国仅聚丙烯的生产总量就达到了770万吨。为了应对随意丢弃塑料垃圾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美国一方面加强了对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一方面出台对各类型塑料的禁令和收费规定。 从垃圾集中处理方式的角度来看,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废旧塑料回收率近10%,至20世纪末废旧塑料回收率达35%以上,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焚烧废塑料回收能源由80年代的3%增至18%;填埋从96%下降到37%。从填埋向焚烧的转变,一方面减少了填埋之后由于塑料长时间不可降解带来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还有效利用了塑料中的能量。 从防止塑料垃圾随意丢弃的角度来看,美国也在积极收集随意弃的垃圾。例如,在巴尔的摩港(BaltimoreHarbor)港口,在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永久拦截垃圾的水车——“垃圾轮先生”,它可以收集来自港口数百吨的垃圾,每个月可以收集约1.4万的聚乙烯泡沫塑料容器。巴尔的摩港周边工业有钢铁、造船、飞机制造、石油加工、军火、化学、食品加工及服装等,并拥有大西洋沿岸最大的钢铁厂。该港是美国最繁忙的一个港口,垃圾废物曾造成了港口环境的污染,“垃圾轮先生”的安装有效解决了港口的垃圾问题。 除了从对废弃塑料的处理方式升级、增加回收利用的方面来解决塑料可能带来的污染,美国也从使用端对各种类型的塑料制定了禁令和收费规定,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目前为止,据估算,美国目前大约有200个城市,包括西雅图、俄勒冈州波特兰、华盛顿特区、旧金山和加州等许多城市,已经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要求征税。 英国 塑料是英国十大进出口商品之一。英国每年进口130亿英镑的塑料产品和机械,出口84亿英镑。根据英国废品与资源行动计划组织发布的《了解再生塑料的价值》报告显示,英国每年消费500万吨塑料制品,年均增幅在1.5%左右。1/3的塑料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包装制品。 从垃圾回收的角度来看,据英国垃圾回收服务的议会中的数据,2000年,英国回收了13000吨塑料瓶,到2016年为34.3万吨,在回收塑料饮料瓶方面目前比例达到74%。同时,英国正在积极推进DRS(所有材料的定金退还计划),促进塑料瓶的回收率的提升。如,英国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推出了“塑料瓶回收机”项目,顾客在买饮料时会被收取一小笔定金,当饮料喝完,将塑料瓶退回到机器时,定金就会返还。2020年5月,英国政府又启动了一项470万英镑的基金,资助各机构加大纺织品和难以回收的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包括塑料托盘、罐子、浴缸、薄膜和包装袋。 从减少塑料包装使用的角度来看,在2011年至2015年之间,英国人均使用聚合物的量减少了7%以上。这一方面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例如,Streamoulding是英国屡获殊荣的工艺和设备解决方案,可将注塑产品中塑料的重量减少约10%。它使用非常少量的水作为发泡剂,在成型过程中将其注入改性喷嘴中。 另一方面,也有英国在禁塑方面的努力。根据2018年《独立报》的报道,白金汉宫方面宣布了新的垃圾处理计划,禁止在王室产业内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新措施还包括逐步淘汰或全面禁止在公共咖啡馆及员工餐厅内使用塑料吸管。2020年4月,英国政府决决定禁止销售和使用塑料吸管、饮料搅拌器和塑料棒棉签。但是鉴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的运营以及政府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导致了一次性制品的替代品供应链中断,所以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将英国的“塑料吸管、搅拌器和棉花棒禁令”推迟6个月执行,即推迟到10月执行。 欧盟其他国家 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APME)统计,欧盟2018年塑料制品的使用量达到5120万吨,其中德国的消费量最大,意大利次之,法国、西班牙和波兰等国家消费量排在其后,这几个国家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量多于300万吨,占欧洲消费量的60%以上。 从垃圾集中处理方式的角度来看,根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统计,2006-2018年期间,欧洲使用的塑料袋中,可回收塑料从390万吨增加至750万吨,增加了92%;而直接填埋的塑料袋从720万吨下降至330万吨,减少了54%,同时,能源回收利用塑料袋(主要是焚烧发电)从380万吨增加至700万吨,增加了84%,直接填埋比例从2006年的48%下降至2018年的18.5%。 从限制塑料使用角度来看,2014年,欧盟拟定从2019年将塑料袋使用量至少减少80%,委员会提出了“限塑令”,禁止销售有现成替代品且经济上可承受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包括吸管、刀叉勺、盘子、棉签棒、饮料搅拌棒和气球棒等。此外,“限塑令”还规定,欧盟国家必须减少塑料食品容器和饮料杯的使用。随着“限塑令”的提出,欧盟计划于2021年提出了“禁塑令”,从2021年起,将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餐具、棉签、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用品将由纸、秸秆或可重复使用的硬塑料替代。塑料瓶将根据现有的回收模式单独收集;到2025年,要求成员国的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达到90%。欧盟还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半数以上塑料垃圾可循环利用,将扩大塑料垃圾回收和分类行业规模。 日本 从塑料处理来看,日本塑料回收率较高,日本塑料回收率接近60%。2013年,回收再生中作为材料回收的164万吨,占16%;化学再利用(油/煤气/高炉原料)为33万吨,占3%;热能再利用(固体燃料43万吨、废塑料发电217万吨、热燃烧127万吨)为387万吨,占39%;未利用(单纯焚烧152万吨、填埋265万吨)为417万吨,占42%。其中材料、化学、热能再利用为有效利用量,比例为58%。该年度再生塑料投入到原料生产制品的量仅为97万吨,占其材料回收量的59%,占其废弃塑料总量的不到10%。 从限制塑料使用来看,2018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一项开始解决一次性塑料的提案—“禁塑令”,目标是到2030年将日本每年940万吨的塑料垃圾减少25%,该提议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要求企业对塑料袋收费。日本环境部塑料废弃物战略主管称,日本的政策最早将于2020年出台,新法令的实施将不会晚于东京奥运会,塑料袋收费价格等事宜将由商家自行决定。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提案还没有针对限制吸管或杯子等其他一次性塑料垃圾的具体措施。 韩国 根据韩国统计厅数据,2016年,韩国人均塑料制品消耗量为92.8公斤,位列世界第一。塑料袋消耗量为216亿个,这一数字为德国的6倍,是芬兰的100倍。以一次性咖啡杯为例,韩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塑料咖啡杯总量高达260亿个。 从塑料处理来看,2017年,韩国约有300万吨来自生活垃圾的塑料包装废弃物通过包括燃烧回收能量和热量、焚烧、材料循环利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生活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及回收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5%及50.5%。 从限制塑料使用来看,从2010年起,韩国开始实行“再生计量收费垃圾袋销售”制度,并规定超市不得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韩国5家大型连锁超市也与韩国环境部签署了相关协议,积极推动用环保容器替代一次性塑料袋。2018年8月,韩国决定扩大限塑令范围,商超年底起禁塑。在2019年1月1日,韩国《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的法律》修正案正式生效。修正案规定,韩国2000家大型超市、1.1万家面积超过165平方米的超市以及全国1.8万家烘焙店都须全面禁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但部分果蔬、肉类、鱼类等含水分的商品除外。相关超市和大型卖场只能为顾客提供由废旧塑料重新加工制成的计量收费垃圾袋、环保购物袋和空纸箱等用于打包。在2019年初的这轮限制一次性塑料袋措施中,除了作出了上述规定,还配有处罚和鼓励措施。2019年1月至3月,韩国环境部携手各地方政府积极宣传修正案主要内容,并现场监督全面“限塑令”落实情况。 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 可降解塑料主要适用于不便于回收利用的场合,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应用领域主要是包装、农业和生物医疗,其中包装占比最大为58%。 尽管各国积极提高塑料回收比例,降低垃圾填满比例,同时限制各种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但仍存在需要一次性使用及难以有效回收、收集处理的场合。因此可降解塑料有区别于传统塑料的应用场合。 从地区来看,欧洲是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市场,占全球55%、亚太地区占全球25%,北美需求占19%。 从下游应用来看,可降解塑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包装、纺织纤维、汽车运输等。 从材料上来看,在PLA、PBS、PBAT、PLA等聚酯类可降解塑料及淀粉基塑料中,淀粉基塑料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且可完全降解,但使用寿命短,机械性能较差,因此应用场合受限。 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主要是PLA和PBAT两类可降解塑料,从2019年可降解塑料的产能占比来看,PLA占比达到25%,PBAT达到了24%,二者合计占比接近50%。 从生产工艺而言,PLA技术壁垒较高,我国仍依赖进口。国内生产企业金丹科技仍在调试中。PBAT相对生产工艺较为成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巴斯夫提供的工艺技术,一种是国内中科院理化所提供的技术。 2020年7月14日,工信部发表文章“我国聚乙醇酸(PGA)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步伐加快”指出,“PGA产品由于具有较好的气体阻隔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医用缝合线、组织修复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0年,煤基合成气制取PGA技术取得突破,上海浦景化工公司2018年在内蒙古包头开工建设相关项目。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煤基合成PGA技术如果成熟,将有效降低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但是另一方面,由于PGA的可降解性较好,在医用场合较为适用,而在包装领域暂时存在着性能不足的问题。 禁塑令趋严,需求和产能竞速! 禁塑令趋严,需求和产能竞速:随着我国禁塑令趋严,同时,由于规定要求淘汰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到2025年地膜替代率达到10%,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而目前,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不足10万吨,未来5年,在禁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上市公司中,已得到批准的待建产能为126万吨,其中2021年为16万吨,2022年为110万吨。产能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信达证券认为由于可降解塑料生产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目前整个行业开工率较低仅为30%,尤其是其中的PLA生产技术仍不成熟,因此只有能够率先投产并实现稳定生产的企业能够享受政策趋严的红利! 根据我们统计,自2019年年底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来,已有31个省市出台具体的政策。从已公布实施方案的省市来看,其目标与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要求一致,在2020年前底对主要城市的超市、便利店等场合的塑料袋进行限制;2022年前扩大限制/禁止使用范围;2025年前建立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整体机制。 从需求来看,根据IHS统计,我国年均废弃塑料总量在4200万吨,其中包装领域占比达到59%。由于相关各省政策出台在2020年仅覆盖部分重点城市的重点领域,可降解塑料替代比在2020年可能能达到1%,在2022年提高至3%,2025年提高至5%。同时,由于禁塑令的影响,包装用塑料使用量每年预计下降1%。 除此以外,由于规定要求淘汰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可降解塑料在农用地膜的替代率会高于包装塑料。我国农用地膜塑料用量稳定在250万吨左右。 根据信达证券测算,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而目前,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不足10万吨,未来5年,在禁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而从产能来看,截止2019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总产能达到65.7万吨,占全球产能的比例达到48.2%。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可降解塑料产能中,存在部分由于技术、成本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开工的产能,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仅为30%左右。而未来2年,将迎来我国可降解塑料产能投放的高峰,根据我们的统计,在上市公司中,已得到批准的待建产能为126万吨,其中2021年为16万吨,2022年为110万吨。如果这些产能如期投产,将大大超过需求的增速。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规划的产能中,PLA产能占14万吨,PLA生产技术目前还不成熟,投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需求增加而产能也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只有能够实现平稳、优先投产的企业,才能够享受到禁塑令趋严的红利! |
|